close

 

樂觀積極滿懷希望的班鳩琴人生-彼特席格(Pete Seeger)彈唱〈大清早〉(Quite Early Morning)

2011年,美國現代民歌之父彼特席格(Pete Seeger)以《明日的孩子》(Tomorrow's Children)專輯獲得格萊美獎最佳兒童音樂專輯(Best Musical Album for Children),這是他一生第四座的格萊美獎,〈大清早〉(Quite Early Morning)即為此專輯的開場曲及終曲。

Don't you know it's darkest before the dawn你可知黎明前最為黑暗
And it's this thought keeps me moving on
這個想法讓我繼續前進
If we could heed these early warnings
如果我們能察覺這些先兆
The time is now quite early morning
就在這大清早時
If we could heed these early warnings
如果我們能察覺這些先兆
The time is now quite early morning
就在這大清早時

Some say that humankind won't long endure有人說人類無法堅持
But what makes them so doggone sure?
但為何他們如此斷定?
I know that you who hear my singing
我知道聽我歌唱的人們
Could make those freedom bells go ringing
可以讓自由的鐘響起
I know that you who hear my singing
我知道聽我歌唱的人們
Could make those freedom bells go ringing
可以讓自由的鐘響起

And so keep on while we live只要我們活著就會持續
Until we have no, no more to give
不斷付出直至鞠躬盡瘁
And when these fingers can strum no longer
當這些手指不能再彈奏時
Hand the old banjo to young ones stronger
把老班鳩琴託付強壯青年
And when these fingers can strum no longer
當這些手指不能再彈奏時
Hand the old banjo to young ones stronger
把老班鳩琴託付強壯青年

So though it's darkest before the dawn所以儘管黎明前最為黑暗
These thoughts keep us moving on
這個想法讓我繼續前進
Through all this world of joy and sorrow
超越世上所有悲歡
We still can have singing tomorrows
我們明天仍將歌唱
Through all this world of joy and sorrow
超越世上所有悲歡
We still can have singing tomorrows
我們明天仍將歌唱

民歌手、社運人士與兒童文學家-彼特席格

彼特席格(Peter Seeger)生於191953日,卒於2014127日,他精采不凡的一生皆投注在民歌傳唱及社會運動中。他同情弱勢族群,成為共產黨員,參與各種抗議活動,從黑人民權運動、反越戰甚至環保,創作了許多著名的反戰歌曲,例如,〈花落何處〉(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咱要出頭天〉(We Shall Overcome)等。

彼特席格出身音樂世家,父母親都是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的教授。1937年,席格於哈佛大學新聞系中輟後,在1941年與朋友組成年曆歌手(Almanac Singers)樂團,演唱不同於傳統的民歌,開闢了民歌演唱的新形式。但成員多數是社會主義共產黨的信徒,同情工人運動,反對美國參加二次世界大戰,引起美國政府不悅,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策動輿論的韃伐下,樂團於1942年解散。

彼特席格1945年再成立人民之歌(People’s Songs)社團,發表民歌與國內外工會的歌曲,1948年他們全力支持親共的亨利華萊士(Henry A. Wallace)參選總統,結果敗選,人民之歌也因此破產。

1949年,他又組紡織工(The Weavers)樂團,但不再涉及時事而專注於推廣民歌。1950年翻唱黑人民歌手李德貝利(Lead Belly)的〈晚安愛琳〉(Goodnight Irene),連獲電台排行榜13週冠軍,成為年度最佳單曲。此後又錄製了許多民歌改編的歌曲,將民歌帶入流行歌曲主流,對後來的流行音樂產生很大的影響。他左傾的思想在50年代所謂的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恐共氛圍中成為箭靶,遭美國中情局列為黑名單長達17年,遭禁止上電視和舞台表演。

1993年,74歲的彼特席格獲頒格萊美終身成就獎。1994年,美國政府頒予他國家藝術勳章(National Medal of Arts),柯林頓總統讚揚他是「一位社會運動者、反戰者,一位難以忽視的藝術家,勇於唱出他所看見的;因他的信念而受到攻擊,他被禁止上電視如今獲得榮譽勳章(a social activist, a war protestor, an inconvenient artist who dared to sing things as he saw them…)」。1996年,彼特席格榮登搖滾音樂名人堂。1997年,他以專輯《彼特》(Pete)贏得了格萊美最佳傳統民謠獎。1999年,古巴政府因彼特席格作品中的人道、環保與反歧視信念授予他古巴最高的榮譽費利克瓦雷拉勳章 (Felix Varela Medal)2009年,他以《89高齡》(At 89)專輯獲得最佳傳統民謠專輯格萊美獎。90餘高齡的他,依然活躍於政治、社會和環保活動,作為民歌手,常現身於遊行示威、集會議事之外,錄音工作仍不停歇。2011年,他以《明日的孩子》(Tomorrow's Children)專輯獲得格萊美最佳兒童音樂專輯獎,這是他第四座格萊美獎。

「Pete Seeger’s Storytelling Book」的圖片搜尋結果

彼特席格不只是民歌手、社運人士,也是一位兒童文學作家。例如,他曾與保羅賈可布( Paul Jocobs) 合著《聽電燈泡在說話》(Pete Seeger’s Storytelling Book),這是本音樂故事書敘述大家所熟悉的民謠故事以及古老的美國民間故事,其中當然也包括了他自己的旅行見聞與天馬行空想像出來的故事。彼特席格的兒童故事書很特殊,有故事、有想法、有音樂。如果故事不是他想出來的,一定告訴讀者故事的出處,並建議家長和兒童將故事加以改編重述,編織出屬於自己的家庭床邊故事。因此書中每個故事都只是一個開端,沒有真正的結尾。

2014127日,彼特席格以94歲高壽於纽约辭世,結束他走在時代尖端,甘心受議論,不怕被打壓,堅持把音樂和理念結合,致力重建公義社會的一生。

樂觀的療癒力量

知名廣播製作人及大學教授大衛金唐納威(David King Dunaway)在其所著彼特席格的傳記《我怎能停止歌唱》(How Can I Keep From Singing)中提到:「矛盾的是​​1968他所遭逢的麻煩,再次讓席格回到了音樂創作。迎接他60年代中期成功生涯的是他被禁止上電視。於是席格再次開始創作樂觀主義的歌曲,如〈老惡魔時代〉(Old Devil Time)、〈大清早〉(Quite Early Morning)。這種無可救藥的樂觀態度是他作品的核心,他承受的打擊越多,他的樂曲就愈具有療癒力量(resilient)。」

彼特席格在2011年榮獲格萊美最佳兒童音樂專輯獎《明日的孩子》(Tomorrow's Children)專輯中收錄〈大清早〉(Quite Early Morning)一曲做為專輯的開場曲及終曲。〈大清早〉一曲約完成於1969年,大清早即天剛亮之意,滿懷著樂觀希望,也是彼特席格以社運入歌的人生寫照。彼特席格與亦師亦友的伍迪戈瑟瑞(Woody Guthrie)的兒子阿洛戈瑟瑞(Arlo Guthrie)曾於1975年合唱〈大清早〉一曲。而阿洛戈瑟瑞亦常以班鳩琴彈唱此歌。以下是素人以烏克麗麗翻唱

20142月,就在彼特席格辭世後的沒幾天,他的妹妹佩姬席格(Peggy Seeger)於英國廣播公司第2台民謠大獎(BBC Radio 2 Folk Awards)現場演出〈大清早〉,她彈撥著和弦齊特(Autoharp),以抖動的嗓音唱出兄長的遺作,非常感人。和弦齊特(Autoharp/Chord zither/Akkordzithe)19世紀末發明的彈撥樂器,在美國由平地流傳到山地,因而有山地鋼琴的稱號。和弦齊特在20世紀初被冷落過一段時期,因1960年代民歌復興運動再受關注,成為不折不扣的美國民間樂器。

班鳩琴人生

在北伊利諾大學教授音樂史的退休榮譽教授韓國鐄指出:
班鳩琴(Banjo)1819世紀間由中美和北美黑人根據原來非洲樂器的類似形制,就地取材所製作的娛樂樂器,特別留傳於美國南方黑人間。喬史偉尼(Joel Sweeney,1810-1860)從小在維吉尼亞州農莊,隨黑人學斑鳩琴,成為是第一個白人斑鳩琴演奏者。這是一種黑人傳授給白人的樂器,文獻中最早對該樂器的描述出現於1621年,地點為西非甘比亞。最早在新大陸的記載是1678年中美洲安地斯群島(The Antilles),黑人隨著鼓聲和一件叫banza的樂器起舞。

1936年的暑假,16歲的彼特席格隨父親到北卡阿什維爾(Asheville)參加一位鄉下律師巴斯康朗斯福特(Bascom Lunsford)舉辦的阿帕拉契音樂節-阿什維爾山區歌舞慶典(Appalachian Festival,the Asheville Mountain Song and Dance Festival)。在那裡,他第一次聽到慈祥可親有著姑媽暱稱的莎曼莎邦嘉娜(Aunt Samantha Bumgarner)坐在搖椅上以老式五弦班鳩琴(Banjo)彈唱民謠,那清脆鏗鏘的韻律讓席格馬上就迷上班鳩琴,於是巴斯康朗斯福特以五分鐘的時間教會他五弦班鳩琴的基本彈奏技法,成為他音樂人生的重要轉捩點。回家後,席格四處拜師學藝。1940年,他在為移民籌款的「憤怒的葡萄」慈善演唱會上結識了民歌手伍迪戈瑟瑞(Woody Guthrie),之後跟隨他到美國南方各地的教會、罷工現場、移民社區表演,聆聽並採集民間傳唱的歌。同年夏天,他搭便車南下前往肯塔基州拜魯夫斯(Rufus)為師學習班鳩琴,習得抓奏(Clawhammer)等彈奏技法。

當時坊間班鳩琴的教授法不是過於呆板就是太專業化,不能引發人們照書自學的興趣。1943年,席格在父親的鼓勵下,自費並不收版權地出版了一本《如何彈奏五弦班鳩琴》(How to Play the Five-String Banjo)的教本,涵括搥弦(Hammer-0n)及勾弦(Pull-off)等彈奏技法,和大眾分享他學習班鳩琴的心得。許多民歌和鄉村歌手也競相學習,讓彈班鳩琴蔚為風潮。


彼特席格的一生和班鳩琴密不可分,即使是在20131130日他於卡內基廳最後的公開演出,拄著拐杖上台的席格仍坐在舞台上彈奏著班鳩琴說說唱唱,開懷大笑。

位於紐約州西赫利的非營利人道組織「海地人扶助計畫」(Haitian People's Support Project),於2010年發行的《慷慨伸援手:為海地家人的音樂》(Many Hands: Family Music for Haiti)合輯中,彼特席格以班鳩琴彈唱了於1969年創作的〈大清早〉(Quite Early Morning)一曲,席格特別在前奏前加了一段口白,介紹班鳩琴的流變,並稍稍更動了最後一段的歌詞,藉此歌鼓舞2010年海地大地震的災民應樂觀積極、滿懷希望、堅持下去。彼特席格的愛心與人道關懷以及對班鳩琴的執迷也在這首歌中表露無疑。

口白:
Guitars were brought to Europe
About 800 years ago by Gypsies
The word tar means string in Persian
And India has the Sitar and Europe has the Guitar
But the banjo came to this country
About 200 years, 300 years ago
With the slaves, it's an African instrument
Its really more of rhythm instrument than any other thing
八百年前吉普賽人
將吉他傳入了歐洲
波斯語的tar意指弦
印度有西塔琴而歐洲有吉他
但班鳩琴傳至美國
約是二、三百年前
由黑奴傳來的非洲樂器
比其他樂器更富有韻律感

Oh, sing it with me噢,和我一起歌唱
Through all this world of joy and sorrow
超越世上所有悲歡
We still can have singing tomorrows
我們明天仍將歌唱
And that's for Haiti為海地而歌

參考連結:
Guantanamera來自關達那摩的姑娘| DaddyToday

美國民間樂器聲琤琤之八和弦齊特;弓拉薩泰里bmp / 中文檔 韓國鐄 美育雙月刊第204

美國民間樂器聲琤琤之四斑鳩琴pdf / 中文檔 - 台灣藝術教育網 韓國鐄 美育雙月刊第200

美國的調音叉(American tuning fork):彼得席格Pete Seeger

Pete Seeger Storytelling Book 聽電燈泡在說話 ... -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

http://www.haitiansupportproject.org/splash.htm

〈大清早〉(Quite Early Morning)一曲的吉他和絃:

https://chordify.net/chords/pete-seeger-quite-early-morning-russell93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jangosun 的頭像
    djangosun

    從台灣聽世界

    django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