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唱童謠21-童謠創作的傳承:〈我家門前有小河〉溯源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

山坡上面野花多,野花紅似火

小河裡有白鵝,鵝兒戲綠波

戲弄綠波鵝兒快樂,昂首唱清歌

〈我家門前有小河〉又名〈我家〉或〈家〉,填詞者是邱望湘,完成時間不詳。1934年開明書店出版了邱望湘編著的《小學唱歌教材》計4冊,而在19311936年間邱望湘密集編寫童謠,發表了許多作品,推斷〈我家門前有小河〉應完成於此時期。隨著時代變遷,這首童謠的真實性已逐漸遠去,家門前的小河或許已被捷運取代,如今也許只剩幼兒園仍在傳唱。儘管如此,這首〈我家門前有小河〉的前身與曲調由來,卻有著引人入勝的故事。

平實的音樂教育家邱望湘

作曲家及音樂教育家邱望湘(1900-1977)為浙江吳興(現今湖州)人,原姓章,過繼邱家,名邱文藻,望湘之名是著名作曲家錢君匋取的。邱望湘自湖州第三師範畢業後,入上海專科範圖音科畢業。曾任杭州市立中學、湖南第一師範學校音樂教員、重慶音樂院作曲系主任。中共建國後,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民族音樂研究室研究員。著有《抒情歌曲集》、《童謠曲創作集》及《和聲學》等。


邱望湘為「春蜂樂會」主要作曲家,《摘花》、《金夢》等曲集是他與錢君陶、陳嘯空的創作合集,其中他的作品占半數。1928年他為索兆作詞的〈愛的鑒念〉作曲;1934年與宋穌曲、呂伯攸、徐小濤合編《初中音樂》三冊,包括唱歌、樂理和聲學初步;1935年與錢君陶合編《唱歌》(開明書店出版)。在19311936年間邱望湘密集編寫了許多童謠;1941年他把〈摘花〉、〈金夢〉以外的創作歌曲編為《童謠曲創作集》(中華書局出版)。此外他用邱文藻筆名創作兒童歌劇《天鵝》(商務印書館有鋼琴伴奏本)、《傻困雞》、《惡蜜蜂》(開明書店)等。

邱望湘是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曲家、理論家、音樂教育家。作為作曲家,他一生編創歌曲百餘首,為當時的新音樂文化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作為理論家,他編著了各種音樂教材從理論到童謠,都為中國新音樂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貢獻。作為音樂教育家,他也培育了大批的音樂人才。然而對於這樣一位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方面做出諸多貢獻的音樂家,卻沒有引起音樂史學界專家學者的足夠重視(姜莉莉,2013)。他當年創作的歌曲雖紅極一時,時至今日也多數為人所遺忘。但是,這首〈我家門前有小河〉卻是例外。

傳唱兩岸的〈我家門前有小河〉

這首寫於70年前的童謠〈我家門前有小河〉,曾在兩岸傳唱,在台灣還列入國立編譯館出版的《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第五冊》(67年版)的第十四課「美麗的家園」、《國民小學音樂課本第一冊》(61年第五版)、正中書局出版《國民小學音樂課本第一冊》(45年版)第六課以及約於民51年,由臺灣書店印行的《音樂課本-中年級》中。

依據1934年邱望湘編著《小學唱歌教材-第四冊》第4頁〈我家〉譜例則註記為邱望湘作歌,是否詞曲皆其所作則未明。


再參照徐卉洳《從國小音樂教科書看社會變遷-1949年迄今為例》的碩士論文中整理的國民小學音樂課本第一冊收錄之歌曲一覽表(106),可以確定〈我家門前有小河〉的詞是邱望湘所作。

至於〈我家門前有小河〉的曲調作者,則有不同的記載。正中書局於民45年出版的《國民小學音樂課本第一冊》中,註明是邱望湘曲,作詞者不詳。在稍晚由臺灣書店印行出版的《音樂課本-中年級》中,其譜例亦註記為邱望湘曲(如下圖)


然而,國立編譯館出版的《國民小學音樂課本第一冊》(606164年版)則記載是由邱望湘作詞,作曲者不詳。再查楊兆禎編《幼兒唱遊精華》(76)及在中國網站上的簡譜亦僅記載邱望湘作詞,未標明作曲者。


幾番搜尋,〈我家門前有小河〉的作曲者仍然是個謎!直到近日偶然聽到秘密後院樂隊的歌曲,又燃起一線曙光。

在秘密後院發現〈我家門前有小河〉的曲調源頭〈阮郎歸‧春景〉

2005年成立的秘密後院樂隊,前身是韶關的原創音樂先鋒樂團風吹耳朵。秘密後院充滿了東方的人文主義情懷,出世般的從容自如,選擇了一條與時俱「退」的音樂路線。主唱與吉他手小匡喜歡邊喝酒邊唱歌,擅長用中國古詩詞式的語言來創作,緩慢與主唱飄忽的音準,不見得合乎現代人的胃口。從樂團編制配器來看,彈撥樂手鄒廣超擅長三弦、秦琴與中阮,嘵嘵的吹管樂器簫、塤、笛,還有佘立宇彈奏的古琴,那散發出的濃濃古風與純真,正是秘密後院不可多得的特色。
//木吉他/主唱:小匡(匡笑余)
彈撥樂(吉他/三弦/秦琴/):鄒廣超
口琴/口風琴/女聲:販販
吹奏樂(簫塤笛):嘵嘵
古琴:佘立宇
/打擊樂:烏鴉
門神/助理:黎叔

秘密後院樂隊於2012年發表了《神遊:李叔同先生樂歌小唱集》,從發想錄製到發行花了兩年的時間,其實專輯錄製的速度很快,但是錄完了以後,樂隊就沒人提起這事了,一年後才把錄好的歌拿出來琢磨發行出版。專輯名稱神遊取「前有來者,今有續者,天地之間,神遊後院」之意,收錄了12首歌曲,除第12首〈兩忘〉外,均選自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師)當年樂歌,融合民樂古風重新編曲翻唱。「寫歌的人已安息,唱歌的人在繼續,願先生悲憫的眼依舊守望這紛亂的人間。」秘密後院樂隊謹以此小唱歌集獻給如先生般接續著中華傳統氣脈的前輩先賢們。,向大師致敬。按下專輯中第五首弘一大師李叔同的歌樂〈阮郎歸‧春景〉的播放鍵,那熟悉的旋律引領著聽眾憶起〈我家門前有小河〉的時光。

〈阮郎歸‧春景〉係由李叔同(1880-1942)選用宋代歐陽修所作〈阮郎歸〉的詞配曲而成,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約在19121918年間作於杭州浙江省第一師範學校,但是曲調來源仍未明。再查,溫和所寫的「從李叔同的歌曲創作看日本學校歌曲對中國學堂樂歌的影響」(杭州師範學院學報,期刊號1999059294),文中指出李叔同「以歐美的曲調配上中國的古詩詞,如〈阮郎歸〉(曲作者不詳,歐陽修詞)、〈清平調〉(美國歌曲〈羅薩·李〉,李白詞)等。」另在圖書館找到秦啟明編著的《弘一大師李叔同音樂集》(台北:慧炬出版社,1991),〈春景〉這首歌亦僅註明由李叔同選曲配詞。線索追踪至歐美的曲調即嘎然而止,無以為繼。茲將曲譜節錄如下:



歐陽修〈阮郎歸‧春景〉賞析

〈春景〉歐陽修詞 李叔同選曲配詞

南園春半踏青時 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 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 草煙低 人家簾幕垂

秋千慵困解羅衣 畫梁雙燕歸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


歐陽修這首〈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係以詞牌阮郎歸(填詞用的曲調名)所寫的詞。其雙調四十七字,前後闋各四平韻,一韻到底,後闋起首兩句要對仗。

依據讀古詩詞網的賞析,此詞描寫少婦因遊春有感而憶所思的無可排遣之情。首句點明時序:芳春過半,踏青遊賞,戲罷鞦韆。由動境而歸靜境,寫其季節天色之氣氛,閨閣深居之感受,讀來宛如親歷。次句「風和聞馬嘶」五字為一篇關鍵,雖用筆閒淡,不揚不厲,而造境傳神,常人難及。「聞馬嘶」之寶馬振鬣長嘶,成為古人游春這一良辰美景之一種不可或缺的意象。時節已近暮春,青梅結子,小雖如豆,已過花時,柳盡舒青,如眉剪黛;而日長氣暖,蝴蝶不知從何而至,翩翩於花間草際,好一幅鬧春圖畫。「蝶蝶飛」以一動作點活了暮春之景。

過片「人家簾幕垂」極寫靜境,而「花露重,草煙低」,正與寫靜有關:花覺其露重欲滴,草見其煙伏不浮,正是極靜之物境心境下。 

「鞦韆」句是寫靜至精微處,再以動態一為襯染,然亦虛筆,而非實義。出鞦韆,寫戲罷鞦韆,只覺慵困,解衣小憩,已是歸來之後。既歸畫堂,忽有雙燕,亦似春遊方罷,相繼歸來。不說人歸,只說燕歸,以燕襯。人,物人一也,不可分辨。然而燕歸來,可知天色近晚,由此一切動態,悉歸靜境。結以燕歸,又遙與開篇馬嘶相呼應。於是春景芳情,渾然莫辯。

前人謂「馮詞如古蕃錦,如周、秦寶鼎彝,琳琅滿目,美不勝收」。此詞寫仲春景色,豆梅絲柳,日長蝶飛,花露草煙,鞦韆慵困,畫梁雙燕,令人目不暇接。而人物踏青時的心情,則僅於「慵困」、「雙燕棲」中略予點泄,顯得雍容蘊藉。

從內容上看,這是一位少婦懷人念遠的詞作。詞中描寫的時間是春半的一個黃昏;地點是南園到寢室。主人公是一位思念遠人的少婦;事件是因少婦到南園遊春而引起的自己感情經歷的回憶。(以上賞析引自讀古詩詞網)

李叔同與邱望湘的學堂樂歌傳承

學堂樂歌,指20世紀初期中國各地新式學校中音樂課程中大量傳唱的一些原創歌曲。這些歌曲多以簡譜記譜,曲調來自日本以及歐洲、美國,由中國人以中文重新填詞。簡單來說,就是運用外國的曲子,填上中國的詞(選曲填詞)。學堂樂歌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等人。

王丹指出,從內容上看,李叔同所作的學堂樂歌,除了教育鼓舞人們反帝愛國一類外,借景抒情之作也佔了一定的比例。如〈春遊〉、〈西湖〉、〈春景〉、〈送別〉、〈憶兒時〉、〈早秋〉等,都是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心觀察、深刻體會,將對祖國山河濃濃的眷戀傾注筆端,再運用他那極好的古典文學修養及音樂造詣,使得筆下流出的文字和曲調清新、典雅,優美、諧和。此外,他還有一部分作品帶有較濃的傷感和出世思想,如〈夢〉、〈落花〉、〈晚鐘〉等等。

張俊指出,李叔同填詞所運用的方式,可歸納為三:一是為詞配曲,如為詩經〈葛藠〉、〈黃鳥〉、〈無衣〉,楚辭〈山鬼〉,李白詩〈行路難〉,李商隱詩〈隋宮〉,辛棄疾詩〈菩薩蠻〉配曲調的歌曲;二是選曲配詞,如為歐陽修詞〈阮郎歸•春景〉、岑參詩〈送出師西征〉、杜牧詩〈秋夕〉、李白詩〈清平調〉、溫庭筠詩〈利州南渡〉等選曲相配的歌曲;三是為曲填詞,如〈送別〉等歌曲。

李叔同培養出一批優秀的音樂人才,如豐子愷、吳夢非(1893-1979)、劉質平(1894-1978)等。後來豐、劉等又培養了20年代曾經在我國樂壇活躍一時的邱望湘、陳嘯空(1903-1962)、錢君陶(1906-1998)、沈秉廉等人。李叔同是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第一代音樂教師,中國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音樂教育家都和他有著一脈相承的嫡傳關係,是二十世紀初歌詞創作和音樂教育實踐最爲傑出的佼佼者。算起來,邱望湘是李叔同的徒孫,從李叔同的〈阮郎歸‧春景〉到邱望湘的〈我家門前有小河〉正有著學堂樂歌一脈的相成。

學堂樂歌與台灣童謠發展

施福珍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至戒嚴開始)這段期間,因經濟蕭條,百姓生活困苦,為了生活疲於奔命,學校教學制度也尚未完善,因此可唱的國語兒歌不多,幾乎都是從中國傳入,如邱望湘作詞的〈家〉、沈秉廉作曲的〈火車快飛〉、〈春姑娘〉及填詞的〈春神來了〉。至於閩南語兒歌,呂泉生1945年創作的〈搖嬰仔歌〉,之後於19525月刊登於《新選歌謠》。」此段說明了學堂樂歌和台灣兒歌的牽連交會,四、五年級世代應對〈我家門前有小河〉印象深刻。可是,今日台灣深陷在去中國化的風潮中,誰還記得邱望湘與李叔同對學堂樂歌(兒歌童謠)的努力以及對台灣後續兒歌發展的影響呢?至於台灣本土兒歌的發展,請參見施福珍所寫〈兒歌〉一文,這當中又有許多故事囉。

最後,再來聽聽國樂版的〈我家門前有小河〉,一探其中的風水寓意。

我家門前有小河(由青龍方流水過來,水有抱的發財地
後面有山坡(藏風聚氣的放龍結穴,山有靠的資源背景
山坡上面野花多(花多則表有龍脈通過
野花紅似火(紅花則表發富
小河裡有白鵝(養鵝寓意美好,象徵吉利)
鵝鵝戲綠波(水流平緩,清澈見底,出名人雅士
戲弄綠波鵝鵝快樂 
昂首唱清歌(富足快樂,太平健康)

參考連結:
姜莉莉 邱望湘古詩詞歌曲創作研究》,浙江師範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
http://dlib.zslib.com.cn/qklw/rdzl/YS15/RD078158
張俊 《李叔同的歌詞藝術》,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
http://www.phlst.cn/lianguanhongtan/show.php?wenzhang=20111031102112

徐卉洳《從國民小學音樂類教科書看臺灣社會變遷-1949年迄今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詩詞、名句賞析_讀古詩詞網
温和 從李叔同的歌曲創作看日本學校歌曲對中國學堂樂歌的影響〉, 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905
施福珍 兒歌 -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
王丹 研討晚清到民國初期西方音樂對中國音樂產生的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jango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