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思女神凱西之歌3-從男歡女愛觀照一個迷茫世代的〈美國〉(America)
凱西(Kathy)不愧是繆斯女神,保羅賽蒙(Paul Simon)在與她的這段戀情其間寫下了十幾首歌曲,而在〈美國〉(America)一曲中凱西的名字曾兩次被提及。
這首〈美國〉的填詞作曲由保羅賽蒙一手包辦,被喻為是是他的最佳創作歌曲。歌曲被收錄於二重唱賽門與葛芬柯(Simon & Garfunkel)在1968年發的第四張專輯《書架》(Bookends)中。
"Let us be lovers we'll marry our fortunes together
讓我們成為戀人,和我們的命運結成連理
I've got some real estate here in my bag"
我的背包裡有些房地產
So we bought a pack of cigarettes and Mrs. Wagner pies
於是我們買了一包香菸和華格納太太的派餠
And we walked off to look for America
出發前去尋找美國
"Kathy," I said as we boarded a greyhound in Pittsburg
「凱西」我說,當我們在匹茲堡坐上灰狗巴士
"Michigan seems like a dream to me now"
「密西根現在對我來說就像一場夢。」
It took me four days to hitchhike from Saginaw
我花了四天從塞基諾搭便車前來
I've come to look for America
我已開始尋找美國
Laughing on the bus
在巴士上開懷大笑
Playing games with the faces
和人們玩扮鬼臉的遊戲
She said the man in the gabardine suit was a spy
她說那位穿軋別丁西裝的男子是個間諜
I said "Be careful his bowtie is really a camera"
我說:「當心點,他的領結其實是一台照相機!」
"Toss me a cigarette I think there's one in my raincoat"
「丟根香菸給我,我的風衣裡面應該還有。」
"We smoked the last one an hour ago"
「我們一個小時以前已經抽完最後一根了。」
So I looked at the scenery
於是我看著窗外的風景
She read her magazine
她翻著雜誌
And the moon rose over an open field
月亮從空曠的田野緩緩昇起
"Kathy, I'm lost" I said, though I knew she was sleeping
「凱西,我迷失了!」我說,儘管我明明知道她已睡著
"I'm empty and aching and I don't know why"
「我感到空虛與痛苦,卻不知為什麼?」
Counting the cars on the New Jersey Turnpike
數著通過紐澤西收費站的車輛
And they've all come to look for America
人們全是出來尋找美國的
All come to look for America
全是出來尋找美國的
All come to look for America
都是出來尋找美國的
男歡女愛的旅程
〈美國〉這首歌的靈感來自賽蒙於1964年9月與女友凱西奇蒂(Kathy Chitty)為期五天的公路旅行。製作人湯姆威爾遜打(Tom Wilson)電話給當時客居倫敦的賽蒙回到美國,為他們的首張錄音室專輯《週三凌晨三點》(Wednesday Morning 3 a.m.)敲定混音後製及封套設計。但是賽蒙捨不得離開凱西奇蒂,於是邀請她跟他一起去美國來一趟五天的公路旅行。在這趟旅行後的數週,凱西獨自回到了英格蘭,賽蒙因此為凱西寫下了〈美國〉,由此觀之,這應該就是一首情歌?也或許,這趟公路旅行似乎就是保羅與凱西戀情即將畫下休止符的前奏。
〈美國〉一曲整首歌詞並未遵循任何正規的押韻格式,曲調為降E大調,6/8拍,兩人的人聲音域從B♭3的低音到F5的高音。搭配的樂手有鼓手哈爾布萊恩(Hal Blaine)、鍵盤手賴瑞內克特爾(Larry Knechtel)和貝斯手喬奧斯朋(Joe Osborn)。這首民謠風的歌曲不露痕跡地呈現經典《美國歌曲集》(American Songbook)中的流行結構,以原聲吉他伴奏貫穿全曲,輕盈鼓點搭配嗚咽Q彈的貝斯,副歌處妝點鍵盤模擬的管風琴加上外聘的悠揚弦樂與管樂,豐富的配器與層疊凝透的編曲,完美地襯托了賽門與葛芬柯(Simon & Garfunkel)的絕妙二重唱。
一個迷茫世代的希冀
亞瑟葛芬柯(Art Garfunkel)曾將這首歌描述為「充滿冒險精神和樂觀精神的年輕戀人」。歌曲最後描繪的畫面,就像電影的遠景一下子拉高拉遠,唱出了無數青年的心情,他們正尋找一個似乎已經消失的真正的美國,以及這個國家的美麗理想。
馬世芳以宏觀的角度點出這首歌的時代背景:
「America在唱什麼?這是Paul Simon寫歌技巧又達到另一個高峰的見證。這是一首對話體的歌,歌詞輕描淡寫,像一篇極短篇小說,但是意蘊深沈,非常細膩,講的是一對男女,要上路去看看美國、去尋找美國。我們現在的窗外就可以看到臺北,為什麼要特別開車去看、去找?六○年代末期,整個世代的青年在越戰、內政混亂、層出不窮的暴力、種族衝突、政治暗殺、價值觀崩毀的情況下,大家都失去了他們的根,不知道他們還能有什麼認同的對象、有誰值得崇拜。所以像 Mrs. Robinson 這首歌,Paul Simon召喚了幾十年前洋基隊的傳奇打者狄馬喬 Joe DiMaggio,因為在當下這個世代,美國人不再擁有他那樣全國景仰的英雄了。
那怎麼辦呢?很多人離家流浪,有的人到三藩市的街頭,變成嬉皮,住進嬉皮公社,搞雜交、吸大麻、吃 LSD…整個生命就這樣墮落下去。也有一些人投入激進的政治運動,像是暗殺組織 Weathermen,他們的名稱典故來自 Bob Dylan的歌詞 you don't need a weatherman to know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這群激進的左派小鬼覺得,這歌好酷啊,我們這個暗殺組織就叫做“氣象員”吧!
當然還有更多年輕人,沒有這麼激烈的主張,但至少他們可以有一台車,身上有一點錢,可以開車橫越美國,再不然坐灰狗巴士、搭便車也好,總要去看看這塊土地長什麼樣子?看看真正在這塊土地上休養生息的人是誰?後來有一部電影叫“逍遙騎士”Easy Rider,講的也就是這樣的感覺。」
歌詞賞析
保羅以對話的方式呈現他和凱西一起出發去尋找美國,從塞基諾花四天時間搭便車到匹茲堡,兩人再一起搭上灰狗巴士,沿路調笑。最後在紐澤西的付費公路上,他望向窗外,數著一輛輛的車,赫然驚覺這滿路的車,也都跟他一樣,是出來尋找美國的。在這首〈美國〉中,保羅的歌詞可謂字字珠璣,意象豐饒,小我情愛與家國壯遊併存,微觀與鉅視兼容。
命運結成連理(marry our fortunes together)
這首歌以這兩句對話「讓我們成為戀人‧‧‧命運結成連理」開頭,意味著保羅希望和凱西求婚,希能比翼雙飛,結成連理,綁定兩人的未來。
背包裡的房地產(real estate here in my bag)
「背包裡的房地產」代表歌手擁有的所有的家當都已裝進包裡,而家就是他和她所在的地方,象徵心情充滿希望。
一包香菸和華格納太太的派餠(a pack of cigarettes and Mrs. Wagner pies)
一包香菸是個伏筆,容後再敘。華格納太太的派餅是家庭手作,以一次性的蠟紙包覆出售,原本位於紐澤西州的海洋林(Ocean Grove)直到1969年7月11日才搬到紐約的布魯克林。派餅與房地產象徵保羅希望與凱西成家的夢想與渴望。保羅以綿密的細節描繪對於夢想的哲學探索,兩者正好形成了巧妙的對比。
出發前去尋找美國(walked off to look for America)
保羅偕凱西幸福洋溢滿懷希望地上路去尋找美國,看似風景如畫的公路旅行穿越美國,其實隱喻著想要尋找美國已經消失的理想和信念。
灰狗巴士與匹茲堡
不論是開車橫越美國、坐灰狗巴士(greyhound)或搭便車(hitchhiking)也好,都可以去看看這塊土地的樣貌。
匹茲堡曾是美國著名的鋼鐵工業城市,位於美國東岸的賓夕法尼亞州,坐落在阿勒格尼河、莫農加希拉河與俄亥俄河的交匯處,是美國東岸連接中西部的重要樞紐。
繆思女神凱西
保羅當時的女友凱西奇蒂,在〈凱西之歌〉(Kathy's Song)中也有提到。他於1965年6月錄製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保羅賽門歌集》(The Paul Simon Songbook)的封面「狹窄的鵝卵石街道上的儷影」正是保羅與凱西的合照。在這段戀情中,保羅零感泉湧,寫下許多經典歌曲,其中至少有四首歌與凱希有關,請參見延伸閱讀。
密西根現在對我來說就像一場夢
此歌第一次提到凱西就是保羅在灰狗巴士上對她說:「密西根現在對我來說就像一場夢。」夢想可能是模棱兩可的,具有朦朧的特性,但也是他們在這個既真實又隱喻的旅程中去尋求美國夢的寫照。保羅為何說密西根州對他來說就像一場夢呢?可從下一句歌詞描述保羅「花了四天從塞基諾搭便車前來」一窺端倪,因為尋找美國的念想在此時已然萌發。
花了四天從塞基諾搭便車前來
來自密西根州塞基諾(Saginaw)的DJ鮑勃戴爾(Bob Dyer)於2004年接受塞基諾新聞報(The Saginaw News)採訪時提到了這首歌的起源。根據戴爾的說法,賽蒙在1966年訪問該鎮時寫下了這首歌,此前戴爾為他預約了一個由塞基諾基督教青年會主辦的系列音樂會Y-A-Go-Go。戴爾說:「我問保羅賽蒙他們是否還在收取我們付給他們的1250美元的演出費,他說他們當時的收費大約是這個數字的四倍多。然後我問他為什麼不退出,他說他必須看看一個叫塞基諾的城市到底是什麼樣子。顯然,他喜歡它;他在這裡時寫了〈美國〉,包括關於『花了四天從塞基諾搭便車前來』的那句歌詞。」
當有人提到美國時,腦海中常浮現紐約、洛杉磯及大峽谷等景象,但是保羅卻採用了一般人完全不會映入腦海中的地點-密西根州的小城塞基諾,或是最後一段歌詞中提到的紐澤西收費公路(New Jersey Turnpike)。保羅專注於更晦澀但仍然美麗的地方,這些地方更能體現美國之於普羅大眾的意義,成為真正的民間風尚,平凡真實的美國夢。
另一方面保羅賽門也可能受到萊夫提弗里澤(Lefty Frizzell)1964年歌曲〈密西根州塞基諾〉(Saginaw, Michigan)的啟發,因而提到塞基諾這個小城。
開懷大笑扮鬼臉與間諜臆想
第三段歌詞也就是副歌處描繪了他們在灰狗巴士上的開懷大笑與扮鬼臉遊戲,顯現了凱西和保羅兩人歡樂親密的互動。他們還玩了一個有趣的遊戲,他們臆想同車某位穿著軋別丁緊身西裝的乘客是名間諜,儘管這只是一個愚蠢的遊戲,但保羅和凱西身處60年代冷戰的環境下,這個人士有可能是間諜,也許是蘇聯間諜。「當心點,他的領結其實是一台照相機!」這句玩笑似的歌詞,其中確實包含著些許真實的元素,因此使他們感到害怕。歌曲此時的和弦與編曲變化也呼應了這種焦慮。但也或許是,他們呼麻嗨過頭了,飄飄然的產生妄想。第一段第三行歌詞中的香菸就是呼麻的伏筆。
月亮從空曠的田野緩緩昇起而菸早已抽完
前述焦慮的感覺讓保羅想再呼一口麻,於是他說:「丟根香菸給我,我的風衣裡面應該還有。」凱希回說:「我們一個小時以前已經抽完最後一根了。」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接下來的場景「於是我看著窗外的風景,她翻著雜誌。」象徵兩人的關係由親密變冷淡陌生,呈現愛人仍在你身邊,心中卻滿懷「月亮從空曠的田野緩緩昇起」的孤寂意象。
迷茫空虛與痛苦
儘管保羅明明知道凱西已睡著,仍試圖向凱西表達他對現實的擔憂與對夢想的追求,但是他只敢在她睡著時才告訴她。他想要得到安慰,但又害怕與清醒的伴侶分享他的真實情緒。所以保羅才會寫道:「凱西,我迷失了,我感到空虛與痛苦!」
紐澤西付費公路
在這段公路之旅的回程上,保羅藉由數著紐澤西付費公路(New Jersey Turnpike,簡稱NJTP)上過往的汽車來來填補失落空虛。在整首歌中,保羅賽門懷著宏大的目標尋找美國、找回美國夢的價值,他也意識到,在尋找意義的過程中,他並不孤單。另一方面保羅賽門也意圖藉由這趟公路之旅,挽留他的英籍女友凱西,但是結果卻令他陷入迷茫。付費公路上經過的汽車代表了每個人對自我實現的追求,象徵他與凱西終將各自擁有自己的人生。
1968年底伴隨著保羅賽蒙的聲名大噪,凱西卻對音樂專欄記者與粉絲的密切關注無法適應。未久,害羞敏感的凱西終於決定從美返回英國,與保羅分手。
最後請聽2003年12月賽門與葛芬柯(Simon & Garfunkel)於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Madison Square Garden)的現場演唱。
參考連結:
安德森之夢America 美國 ─Simon & Garfunkel
曾經輝煌,曾經感傷-漫談Simon & Garfunkel的城市民謠-馬世芳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