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碎的藍調經典〈我寧願瞎了〉(I'd Rather Go Blind)
雞舍樂團(Chicken Shack)在1969年翻唱這首藍調經典〈我寧願瞎了〉(I'd Rather Go Blind),於同年5月推出後登上流行榜第14名。此歌創作者為艾靈頓喬丹(Ellington Jordan)與比利佛斯特(Billy Foster),歌詞訴說男友被第三者奪去,女方寧願眼瞎了也不願看著男友離她而去。歌曲開頭的清脆藍調吉他聲,搭上女主唱克莉絲汀帕菲(Christine Perfect)不疾不徐、低沉磁性的滄桑聲音,襯以幽幽的電風琴與嗚咽的薩克斯風旋律,把愛情的憂傷,刻畫的何等淒美。
〈我寧願瞎了〉(I'd Rather Go Blind)
Something told me it was over我知道我們該結束了
When I saw you and her talking. 當我看見你和她在交談
Something deep down in my soul said cry girl, 我的心靈深處說著:哭吧女孩
When I saw you and that girl walking. 當我看到你和那女孩散步
I would rather, 我寧願
I would rather go blind, boy,我寧願瞎了
Than to see you walk away from me, child.也不願目睹心肝你離開我
So you see, I love you so much你知道嗎,因為我深愛著你
That I don't wanna watch you leave me, baby.所以我不願寶貝你離我而去
Most of all I just don't, 其實,我僅僅是不想
I just don't want to be free, no. 僅僅是不想被拋棄
I was just, I was just, 我只是,我只是
I was just sitting here thinking我只是坐著回想
Of your kiss and your warm embrace, 想著你的吻和溫暖的懷抱
When the reflection in the glass that I held to my lips, baby寶貝,杯影裡的我緊閉雙唇
Revealed the tears that was on my face. 臉上滿佈淚水
And Baby, Baby, I'd rather be blind, boy, 寶貝,寶貝,寶貝,我寧願瞎了
Than to see you walk away from me. 也不願目睹你離我而去
英國藍調樂團雞舍(Chicken Shack)翻唱的〈我寧願瞎了〉(I'd Rather Go Blind),比起1967年經典藍調女伶伊特珍絲(Etta James)的原唱更易入耳。雞舍樂團成立於1965年,是一支極具代表性的英籍白人藍調搖滾先鋒樂團,由靈魂人物吉他手兼主唱史丹韋伯(Stan Webb)領軍,初期成員計有鍵盤手兼女主唱克莉絲汀帕菲(Christine Perfect)、貝斯手安狄席維斯特(Andy Silvester)、鼓手戴夫狄威爾(Dave Didwell)。1967年該團參加在英國柏克夏郡溫莎鎮(Windsor)舉辦的國際藍調與爵士音樂節演出而揚名。同年,他們和佛利伍麥克(Fleetwood Mac)樂團在英國巡迴演唱,克莉絲汀帕菲因而結識佛利伍麥克的靈魂人物貝斯手約翰麥克維(John McVie),合作過多次倆人成為好友。
1969年9月,克莉絲汀帕菲離開雞舍樂團,下嫁約翰麥克維,改名為克莉絲汀麥克薇(Christine McVie),加入他夫婿的佛利伍麥克樂團, 再展開他們 70年代令人津津樂道之傳奇之旅,可惜勞燕分飛,最終兩人離婚,克莉絲汀麥克薇也脫離佛利伍麥克樂團。感謝網友安德森的提醒,文首第2部影片中的圖片非雞舍樂團,而是誤用了佛利伍麥克樂團的照片,不過這個版本是難得的完整版。
雞舍樂團的靈魂人物當屬藍調吉他高手史丹韋伯(Stan Webb),該團樂手更替頻繁,迄今已愈40位樂手,唯有史丹韋伯堅守樂團,僅在1975年短暫離團一年。請聽史丹韋伯詮釋這首〈我寧願瞎了〉(I'd Rather Go Blind)。
〈我寧願瞎了〉的原唱為伊特珍(Etta James),原名為珍絲塔霍金斯(Jamesetta Hawkins),1938年1月25日出生於加州洛杉磯,父親為義大利人、母親為非裔美國人,由祖父母撫養長大。幼年時進入浸信會,並學會唱福音音樂。12歳時,伊特與母親一起移居舊金山,不久與兩位女性朋友組成合唱團。在她14歲時,這個團體被節奏藍調教父強尼奧蒂斯(Johnny Otis)相中,展開星路。1960年,她與藍調大廠卻斯唱片(Chess Record)簽約,開啟她成為藍調天后之門。伊特珍曾榮獲4座葛萊美獎與17座藍調音樂獎。她在1993年時進入搖滾名人堂、在2001年進入藍調名人堂、在1999年與2008年時也進入過葛萊美名人堂。1950年代與1960年代間,她是最成功的藍調與節奏藍調歌手。
伊特珍雖然順利發行許多專輯,但從當歌手開始長期服藥的逸聞也廣為人知。又在90年代以後過度的肥胖也造成問題。懶得親自走路,2003年登台時甚至以電動車上台。2003年,伊特珍進行了胃繞道手術治療,成功減重90公斤以上。2012年1月20日因病辭世。
請聽伊特珍於1975年蒙特婁爵士音樂節(Montreux Jazz Festival)以及2001年伊特珍與草根樂團(The Roots Band)現場演出的珍貴版本
2008年的電影《藍調傳奇》(Cadillac Records)中碧昂絲(Beyoncé)飾演藍調歌手伊特珍(Etta James),描繪了伊特珍在卻斯唱片(Chess Record)風華年代。
伊特珍(Etta James)在她的自傳《奮力求生》(Rage to Survive)裡提及,在眾多翻唱〈我寧願瞎了〉的版本中,洛史都華(Rod Stewart)的詮釋是她的最愛。收錄在洛史都華1972年的第四張專輯《絕無冷場》(Never a Dull Moment)。請聽1972年洛史都華、凱斯理查(Keith Richards)與與臉孔樂團(The Faces)演出的版本以及2013年已高齡69歲的洛史都華在費城巡演的版本,唱到4分05秒時他雙膝跪地詮釋這首藍調哭歌的高潮,他起身後扶著臀部,似乎是在跪地時拉傷了。
話說就是紅樂團(Simply Red)在葛萊美獎頒獎典禮上意外的與惠特妮休斯頓(Whitney Houston)、路瑟范德魯斯(Luther Vandross)同台,當時,伊特珍就坐在台下,典禮結束後,就是紅樂團主唱米克赫克諾(Mick Hucknall)得與伊特珍在後台相見歡。2005年路瑟范德魯斯過世,2012年伊特珍與惠特妮休斯頓亦在一、二月相繼過世。米克赫克諾藉著灌唱這首〈我寧願瞎了〉,緬懷已成絕響的三位傳奇歌手。
請聽由百大吉他手沃倫海恩斯(Warren Haynes)領軍的官方騾子(Gov't Mule)樂團詮釋這首〈我寧願瞎了〉
南非靈魂歌手烏西諾瓦(Vusi Nova)的節奏藍調電音舞曲版
潔西卡桑契絲(Jessica Sanchez)在2012年歌唱選秀節目《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的演出
最後請聽漢娜巴瑞特(Hannah Barrett)在2013年英國歌唱選秀節目《X音素》(The X Factor UK 2013)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