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電影中的插曲與隱喻之16:理想與變革的60年代〈到舊金山,別忘了頭上戴幾朵花〉

阿甘與珍妮在華盛頓紀念碑(Washington Monumen)前的水池重逢後,倆人的命運仍舊分歧,阿甘ㄧ廂情願的癡情盼盼不敵珍妮堅持西行的嬉皮心願,為珍妮送行是阿甘唯一的選擇。在珍妮與嬉皮友人路邊席地而坐彈唱〈做伙〉歌中這段「試著相愛交好(Try to love one another),就趁現在(Right now)」的歌聲後,此時響起史考特麥肯錫(Scott McKenzie)的〈到舊金山,別忘了頭上戴幾朵花〉(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

(旁白)這是很特別的一晚
對於我們倆來說
我真的不想今晚結束
(
)希望你不走 珍妮
(
)我必須走 福雷斯
(
男友)珍妮 所有的事都亂套了
都是因為這場戰爭
還有愛撒謊的詹森總統和...
我永遠不會傷害你 你知道的
(
)想知道我怎麼想嗎?
我想...你應該回綠茵鎮的家
阿拉巴馬!
(
)福雷斯 你知道 我們的人生完全不同

珍妮又離開阿甘去了嬉皮運動的發源地舊金山‧‧‧別忘了頭上戴幾朵花。關於舊金山與頭上的花兒,茲引用安德森之夢版主何思儒的專文介紹如下。

一曲傳奇
西洋歌壇中有所謂「一曲傳奇」(One Hit Wonder),指那些只紅過一首歌曲的藝人,這首歌堪稱此類代表。演唱者史考特麥肯錫(Scott McKenzie)曾加入民謠風格的三人團體旅人樂團(The Journeymen),因而結識了另一位團員約翰菲利浦(John Phillips),兩人離團後各自奮鬥,但仍保持聯繫。史考特麥肯錫在灌錄過幾首沒啥名氣的單曲後逐漸沉寂,當時已另組雙親合唱團(The Mamas and the Papas)的約翰菲利浦,和製作人盧阿德勒(Lou Adler)準備聯手創辦蒙特利國際流行音樂節(Monterey International Pop Music Festival),約翰菲利浦並且為這個音樂節寫了一首宣傳歌曲"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他商請史考特麥肯錫前來灌唱這首歌,錄音時,約翰菲利浦也負責了吉他的部分。1967年五月推出後,這首歌在美國最高名次第四名,但在英國和歐洲很多國家都坐上冠軍寶座,全球售出數百萬張單曲。
蒙特利國際流行音樂節雖然只辦了一屆,但"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不僅傳唱不輟,還成為 60 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歌曲,重要性與日俱增。從歌詞的字面上看來,這只是一首歡迎人們前來舊金山的歌曲,但這首歌誕生後,它成為美國60年代的嬉皮運動(Hippies)和反越戰思潮的主題歌曲。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
如果你要到舊金山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記得在頭上戴幾朵花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
如果你要到舊金山
You're gonna meet some gentle people there
你會遇見許多和善的人們

For those who come to San Francisco
對那些來到舊金山的人們來說
Summer time will be a loving there
那裡的夏日時光將充滿了愛
In the streets of San Francisco

在舊金山的街道上
Gentle people with flowers in their hair
和善的人們把花朵戴在髮上

All across the nation such a strange vibration
整個國家瀰漫著一股奇特的氣象
People in motion
人們在改變
There's a whole generation with a new explanation
新的一代自有新的詮釋
People in motion, people in motion
人們在改變,人們都在改變

「對那些來到舊金山的人們來說(For those who come to San Francisco),那裡的夏日時光將充滿了愛(Summer time will be a loving there)」這剛好襯托出了蒙特利音樂節的主題—愛之夏(Summer of Love)

「整個國家瀰漫著一股奇特的氣象(All across the nation such a strange vibration),人們在改變(People in motion),新的一代自有新的詮釋(There's a whole generation with a new explanation),人們在改變,人們都在改變(People in motion, people in motion)」這段間接提到了當時社會上反戰和嬉皮文化的氛圍。

《阿甘正傳》電影中鋪陳了越戰、反戰遊行等背景,而女主角珍妮的穿著也是嬉皮的風格,在珍妮抱著吉他和朋友一起在街頭「賣唱」時,來了一個司機,喊道「有人想去舊金山麼(Anybody want to go to San Francisco)」,此時響起了這首超經典的《San Francisco》就在電影的1小時11分鐘處。後面可想而知,他們最後就是去了蒙特利音樂節。

舊金山

19世紀的舊金山是美國加州淘金潮的中心地區,早期華工到美國淘金後多居住於此,稱之為「金山」,但直到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附近發現金礦後,為了與被稱作「新金山」的墨爾本區別,而改稱這個城市為「舊金山」,而三藩市乃"San Francisco"的音譯。
60
年以前的美國,是個國力強盛、社會安定的國家,然美國介入越戰,將大批的美國子弟送入越南叢林打仗,使得在安逸環境中長大的年輕一代開始對自身處境及國家政策產生質疑。後來有一批年輕人以消極的生活態度做為抗議,並積極追求自我的實現,搖滾樂、迷幻藥、長髮便成為這批人的標誌,他們並且自稱"嬉皮",而舊金山在當時就是嬉皮的大本營。
嬉皮們認為""可以改變世界,他們提倡回歸自然,並以《愛與和平》作為反越戰的精神口號,他們同時認為""是愛的最佳象徵,當時凡是參與這個運動或認同嬉皮思想的年輕人,都被稱為"花童"(Flower Children)世代。這首歌的歌詞,就是在提醒前往舊金山的人們,別忘了在頭上戴幾朵花,以示對嬉皮運動的認同。事實證明,的確有數以萬計的年輕人因為這首〈到舊金山,別忘了頭上戴幾朵花〉(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的感召,千里迢迢到加州的舊金山來朝聖。
在千奇百怪的舊金山,濃霧大橋與交響樂、歌劇、芭蕾舞季的開幕盛會一樣吸引人。從聯合廣場(Union Square)到北灘(North Beach)到日本城(Japan town),隨處都是獨具魅力的街區。這座城市之所以長成今日的模樣,多虧了1960年代後期裡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愛之夏(Summer of Love)以及後繼的嘻哈精神,型塑了這座反主流文化與高科技交會的城市。它是一個容納多元反差的城市─新與舊,尖端與悠閒,都會與鄉村。這個城市不斷在演變。獨特又充滿活力的著名景點,如金門大橋(Golden Gate Bridge)、漁人碼頭 (Fisherman's Wharf)、惡魔島(Alcatraz Island)以及引人入勝的街區,加上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宣揚愛與和平的記憶,舊金山不只獨一無二,更深深讓人神魂顛倒。
參考連結: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到了舊金山,別忘了頭上戴幾朵花

安德森之夢--西洋歌曲英漢對照

【嬉皮維基百科】 說文解字「Summer of Love」|欣傳媒

舊金山「愛之夏」五十周年,美國的文化運動原來這樣玩! - ...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jangosun 的頭像
djangosun

從台灣聽世界

django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