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Forrest Gump)電影中的插曲與隱喻之52:最終篇-羽毛之歌
1980年代,阿甘來到了喬治亞州的薩凡納(Savannah)找珍妮,就在等巴士的時候,坐在長椅上與路人敘述了自己經歷過的故事,即《阿甘正傳》片頭場景。阿甘坐在巴士站等車,準備去和舊日的女友珍妮重逢,心中充滿了對重逢的憧憬和希望,在期待中,伴隨著作曲家亞倫席維斯崔(Alan Silvestri)的配樂,一片羽毛隨風飄來,飄過薩凡納獨立長老會教堂的尖塔,落在他髒破的球鞋旁邊,他珍惜地撿起,夾在那本隨身攜帶的最喜歡的書中。然後,阿甘主動和鄰座等車的打招呼,請她吃巧克力,打開話匣子說出母親的金句「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哪種口味?」這金句其實是改編自原著小說的開篇第一句「傻子是沒有巧克力的(Being an idiot is no box of chocolates)」。
(甘)你好 我叫福雷斯 福雷斯甘
要吃巧克力嗎?
我能吃掉上百萬塊巧克力
我媽媽常說
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哪種口味
那雙鞋子一定很舒適
穿這樣的鞋子 你可以走上一整天
(護士)腳都不會痛
(甘)我希望能有一雙這樣的鞋子
其實我的腳很痛
媽媽常說要想知道一個人的很多事情
只要看看他穿的鞋就能知道
他會往哪裡走
他住在哪裡
我穿過很多雙鞋子
如果我仔細想的話
我能記得我第一雙鞋子的模樣
媽媽說它會帶我到任何地方
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在《阿甘正傳》片中等巴士坐過的長椅,目前藏於薩凡納歷史博物館(Savannah History Museum),傳奇的巴士站場景則是在齊佩瓦廣場(Chippewa Square)拍攝。
影片結尾,阿甘送他和珍妮的兒子弗雷斯第一天上學,兒子上了校車之後,他仍靜靜地坐在那兒,那片剛才從那本最喜歡的書中飄出的的羽毛,再一次飛落在他的腳邊,然後隨風飛揚。
你的車來了
好吧
嗨...
我知道
我會在故事會上講故事
因為奶奶曾給你讀過
我最喜歡的書
好了
嘿...
你該走了
嘿 福雷斯...
不要...
我想告訴你我愛你
我也愛你 爸爸
我就在這兒等你回來
你知道這是校車 是吧?
當然 你是桃樂西哈里絲 我是福雷斯甘
這片潔白的羽毛在片頭和片尾呼應地飄蕩在阿甘的身邊,隱喻阿甘對人生充滿著美好和純潔的希望。這片羽毛的飄忽不定,又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不定、迴旋跌宕。而羽毛的終歸落地,昭示了人生的宿命,也像徵了憨直努力又運氣加身終至事業有成的阿甘對下一代的期望─誠實正直及保守傳統的家庭價值觀的傳承。
片尾阿甘送兒子上學,他的打扮和行為就跟小時候的阿甘一模一樣,就是在告訴我們:「只要繼續傳承安分、保守的思想,人生不會是一盒未知的巧克力,而是一條繽紛的康莊大道。」
《阿甘正傳》(Forrest Gump)導演兼音樂製作人勞勃辛密克斯(Robert Zemeckis)在電影開始和結局都運用了羽毛的意象。而這片羽毛確實耐人尋味,有著多種解釋。
有人說:「白羽毛所象徵的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阿甘受損的智力?還是經驗的隨機性?」
主演阿甘的影帝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則將羽毛解釋為:「我們的命運只能由我們處理生活中機遇要素的方式來定義,就像羽毛的體現。它可以在任何地方降落,落在你的腳邊,具有非常強大的神學意義。」
飾演阿甘母親的演員莎莉菲爾德(Sally Field)則將羽毛比作宿命,她說:「羽毛隨風飄動,無處不及,它是註定的或是偶然的?」
視覺特效總監肯羅爾斯敦(Ken Ralston)則將羽毛比作抽象畫:「各人有著各自的不同意義。」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捷克裔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於1984年所寫的小說。小說的背景設在布拉格,藉各個人物的角度來探討存在主義,生命是重還是輕?政治對人生命的扭曲程度到底有多大?而《阿甘正傳》片中的羽毛似乎正象徵著片中價值觀不同的各個角色(阿甘、珍妮、丹中尉與布巴)是如何看待生命存在的本質,迎向不同的命運。
對於阿甘的母親與兒子還有阿甘而言,羽毛象徵傳承,保守傳統、信奉上帝、重視家庭與誠實正直價值的延續。導演兼音樂製作人勞勃辛密克斯(Robert Zemeckis)安排這片羽毛夾在阿甘最喜歡的童書《好奇的喬治》(Curious George)裡,這本童年時母親陪他讀過的書。書維繫著當前的場景和1940年代的童年。羽毛的位置是在書中猴子走鋼絲的圖片上。猴子譬如阿甘,一隻走鋼絲的猴子就像阿甘一路走來的生命歷程,但羽毛最後的飛舞輝映了那盒「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哪種口味」的巧克力。這盒巧克力正象徵著阿甘母親傳給阿甘的信條─勇往直前面對人生。
對於一心為國捐軀卻成殘廢,一度欲飲彈自盡的的丹中尉而言,死亡是重於泰山,還是輕如鴻毛?歷經怨天尤人、放縱自棄,丹中尉與上帝和解,重新接納自己。重於泰山為國捐軀的信條,轉念間如羽毛於空中飛蕩,回歸存在的本質,要為自己活下去。
羽毛也可以看成女主角珍妮整天幻想著「變成鳥兒,飛往很遠很遠的地方」,因為她必須忍受父親的虐待。電影中,珍妮也問阿甘「如果她跳下橋,能飛起來嗎?」阿甘與小阿甘一起生活,珍妮死於愛滋,若阿甘是猴子,那羽毛就是珍妮希望化成的鳥,電影最後她如願地飛了起來。
羽毛可以有許多寓意,但很難找到一個絕對正確說法來表達羽毛的內涵,就像每個人偏好的巧克力口味並不見得會一致,共鳴與歧異總是並存。
在電影中失意的珍妮並沒有跳下去,她拋下過去堅持追求的價值理念,當起餐廳女侍獨力撫養她和阿甘的兒子,最終她回到阿甘身邊,嫁給了他。無奈美好短暫易逝,最終因年輕放縱吸毒疑似染上愛滋病而過世。阿甘把她葬在莊園的樹下。
你在星期六清晨死去
我把你葬在我們的樹下
我把你父親的房子
推成了平地
媽媽...總是說...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真的希望不是這樣
小福雷斯...
很好
不過...就要去上學了
還有...我給他做早餐、午餐和晚餐
每天
我讓他...梳頭
讓他每天刷牙
教他怎麼打乒乓球
他打得很棒
福雷斯 你來發球
我們經常釣魚
我們每天晚上讀書
他聰明極了 珍妮
你一定會為他驕傲
我會的
他還給你寫了封信
他說不許我看 我不能看
所以我把它放在這兒給你
接著阿甘在珍妮的墓前說:「珍妮...我不知道是媽媽對,還是丹中尉對。我不知道是否我們每個人都有註定的命運...還是我們的生命中只有偶然,像在風中飄...但我想...也許兩者都有吧,也許兩者都在同時發生著。可是我想念你,珍妮,如果你想要什麼...我就在你身邊。」
整部影片中的歌曲上看,導演兼音樂製作人勞勃辛密克斯在配樂選擇上可謂用心良苦,許多情節都與歌曲搭配的相得益彰,重現了那個時代典型的歷史氛圍,又表達了導演的意圖與主人翁的心聲,在烘托氣氛之餘,又更進一步揭示主題。這些經典的曲目使每段電影情節的情緒掌控更加張弛有度,收放自如,讓人回味再三。
最後,謹以《阿甘正傳》原著小說中一封珍妮的信做為總計52篇「《阿甘正傳》(Forrest Gump)電影中的插曲與隱喻」專欄的結尾,這是唯一的珍妮视角,她眼中的阿甘。
親愛的阿甘:
我實在無法再忍受下去。我曾試圖跟你談談我的感受,而你似乎並不在意。你今晚要做的事尤其不好,因為它是不誠實,我恐怕無法再跟你繼續下去了。
或許我也有錯,因為,我已經到了需要安定下來的年紀。我想有個家,有棟屋宇,上教堂之類的事。我從一年級就認識你了,阿甘,將近三十年了,看著你長得又高又壯又善良。等我終於明白自己多麼喜歡你時,也就是你來波士頓的時候,我是世上最快樂的女孩。
過後,你吸大麻,還跟那些女孩胡搞,但即使這樣我還是想念你,示威活動期間你到華盛頓來看我,我好開心。
但是,等你被送上太空,又在叢林中失蹤四年,我想我變了。我不像以前那麼滿懷幢憬,只想找個地方過單純的日子就滿足了。所以,現在我必須去找它。
你也變了,親愛的阿甘。我不認為你真能阻止這種改變,因為你始終是個「與眾不同」的人,但是,我倆的想法不再契合。
我含淚寫這封信,但是我倆必須分手了。請不要找我。祝福你,我親愛的─再見。
愛你的,珍妮
電影歸電影,小說歸小說,現實的人生中要唱甚麼歌,要走哪條路,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因為,命運無常。
參考聯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