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憶如歌
-14-三個老男人續篇:追尋〈幸福的蹤影〉(幸せの行方)

盲歌手盧澄惠動人的彈唱冥冥中促成四十年後三個老男人在虛擬網路世界中的交會,分享了彼此深藏心中與盧澄惠相遇的往事與心靈觸動,似乎應該就此心滿意足地畫下圓滿的句點。不過,意猶未盡的故事,其實在旅美軟體工程師侯文俊所寫的《老照片說故事》澄惠之歌一文中竟早已埋下了伏筆:
「第一次認識盲歌手盧澄惠是一九八二年,在台北羅斯福路的稻草人西餐廳,那天我走進餐廳時,他正演唱〈午夜香吻〉,我被他蕩氣迴腸的歌聲及精湛絕美的彈撥深深吸引。離開餐廳前我還跟他要了當天彈奏的古典吉他〈幸福的蹤影〉樂譜。」

侯先生這段文字點燃了我追尋〈幸福的蹤影〉的動機,原本預想這就是一首古典吉他樂曲,上網搜尋一下立馬就可完成介紹,但在另一位老男人詹達能醫師主動提供資訊後,這幸福的行蹤竟成為三個老男人一起經歷的曲折旅程。

蹤影之一原曲:羅慕鐸的〈給陌生人的歌〉

1968年上映,瑟吉歐高比(Sergio Gobbi)執導的法國電影《陌生的愛》(L'etrangere/Love is a Stranger),由歌手羅慕鐸菲吉耶(Romuald Figuier)負責配樂,以他於1967年作曲演唱的〈給陌生人的歌〉(Chanson pour l'étrangère)為主題曲,歌詞則為他與雅克安德烈肖梅樂(Jacques Andre Chaumelle)合寫。這部電影在日本上映時片名譯為《幸福的蹤影〉(幸せの行方),幾近同名的主題曲"Chanson pour l'étrangère"自然也就被稱為〈幸福的蹤影〉。

羅慕鐸菲吉耶是位知名歌手、作曲家與製片,曾製作過24部電影。他於1941年生於法國菲尼斯泰爾省(Finistère)北部的聖波勒德萊昂市(Saint-Pol-de-Léon Saint-Pol-de-Léon),菲尼斯泰爾意為大地的盡頭。也許是因出生在這大地的盡頭,他天生具備了闖蕩天下的基因。
他以羅慕鐸為名踏入歌壇,熱衷參與國際歌唱比賽,1964年,他代表摩納哥參加了在丹麥哥本哈根蒂沃利花園(Tivoli Gardens)舉行的歐洲歌唱大賽(Eurovision Song Contest),獲得第三名。1968年,羅慕鐸代表安道爾(Andorra)參加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馬拉卡納齊尼奧(Maracanazinho)體育場舉行的第三屆國際歌曲節,獲得第五名。1969年,他在代表安道爾參賽,仍獲第五名。同年,他第二次參加在西班牙馬德里皇家歌劇院舉行的歐洲歌唱大賽,這次是代表盧森堡,但僅獲得第十一名。1974年他再次代表摩納哥三度叩關於英國舉行的歐洲歌唱大賽,獲得第四名。
1968
8月,羅慕鐸代表盧森堡參加在波蘭索波特(Sopot)舉行的第八屆國際歌曲節獲得第三名。19732月,羅慕鐸代表法國以〈給我一點時間〉(Laisse-moi le temps)一曲參加在智利比尼亞德爾馬(Viña del Mar)舉行的第十四屆國際歌曲節,獲得第二名及最佳歌手獎。幾個月後,保羅安卡(Paul Anka)買下了歌曲版權,並與薩米卡恩(Sammy Cahn)一起創作了英文歌詞,成為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1973年的名曲〈讓我再試一次〉(Let me Try Again)

蹤影之二:電影《陌生的愛》(L’entrangere)

瑟吉歐高比(Sergio Gobbi)執導的法國電影《陌生的愛》(L'etrangere),在英國片名譯為《陌生人的性愛》(Sex from a Stranger),美國則譯為《陌生人的罪孽》(Sin with a Stranger),日本譯名則是非常文雅的《幸福的蹤影》(幸せの行方)。該劇構思是導演的原創,由女作家珍妮克雷桑朱(Jeanne Cresangju)改編成劇本。



從英文片名與電影海報即可明瞭這是一部探討都會男女情慾的限制級電影,劇情大要如下。
芭芭拉被一名戴著墨鏡的男子追趕,她一路逃跑,在郊區的火車上,巧遇了文學評論家弗朗索瓦,在他的幫助與陪伴下來到了他家。育有一子但與妻子西蒙娜分居的弗朗索瓦被芭芭拉的誘人姿色迷惑,開啟了兩情繾綣的時光。芭芭拉其實是巴黎的時裝模特兒,本名席爾薇,是一個皮條客的情婦,似乎就是追她的那個戴墨鏡的男人。芭芭拉謎樣的過往,讓弗朗索瓦益發著迷。一天,弗朗索瓦不在家的時候,芭芭拉接獲弗朗索瓦兒子突然生病的電報,她淚流滿面但卻未轉達。後來,當知道這件事的弗朗索瓦質問她時,芭芭拉竟滿懷嫉妒的哭著要他乾脆回去找西蒙娜,甚至莫名地對小孩產生了深深的恨意。即便是在這之後,兩人的關係卻比之前更加深厚,而墨鏡男子也並未放棄尋找芭芭拉的蹤影。前往巴黎一家出版公司的弗朗索瓦在從巴黎一家出版社回家的路上買了一份報紙,此時戴墨鏡的男人終於找到了他家,弗朗索瓦不得不把芭芭拉還給他。芭芭拉被帶走時,她像瘋子一樣喊道:「我愛弗朗索瓦。」。弗朗索瓦震驚地盯著報紙上一則報導:「年輕的母親席爾薇謀殺了她心愛的孩子,她從精神病院逃了出來,現正通緝中。」此時,弗朗索瓦的心中仍回盪著與芭芭拉美好短暫的激情時光。

蹤影之三:拉吉歐流曳出〈幸福的蹤影〉(幸せの行方)

我這個生活在台灣的老男人因為喜愛懷念盧澄惠的彈唱,於是在部落格貼文並在YouTube上傳分享他的歌曲,竟因此與旅居沖繩的另一位老男人詹達能醫師結為好友。詹醫師正是當年盧澄惠的吉他老師,侯文俊向盧澄惠索取的〈幸福的蹤影〉樂譜就是詹醫師編曲交予盧澄惠的。
我在私訊中對詹醫師表達撰寫幸福的蹤影一文的想法,沒多久,他就傳送給我相關的訊息與YouTube檔案連結,其中一個就是多年前暢談回憶的廣播節目的錄音。
詹醫師表示:「我高中畢業的時候在收音機錄到一段從東京嫁到沖繩的一位女士的感人回憶(其實我是想錄它的配樂〈幸福的蹤影〉),女士質樸的敘述,讓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詹醫師於是將廣播錄音加上他在沖繩所拍攝的照片製成影音,並慨允我轉貼使用。

詹醫師說:「這個節目叫做音樂兜風(Music Drive),我也曾投稿入選在節目中播放過。透過這節目的主持人我才知道〈幸福的蹤影〉(幸せの行方)這首樂曲。人生難得遇到幾篇一生難忘的文章跟音樂。難得您有此心思,我得趕快提供給您。只要您若能得到一些共鳴,我就心滿意足了。」
廣播主持人述說著女士的回憶:「出生於東京的我,嫁到沖繩好快已八年了,回想起來真是很不可思議。高中畢業後我進了一家小商事公司服務,沖繩對於當時的我只不過是一個在報章上常看到的名稱,而我只是個連沖繩在哪個方向都不知道的女孩。工作了三年,三位女同事商討著去哪裡旅行。營業部長建議我們到沖繩。對於當時的我們而言,沖繩是個遙遠的外國。由於可以拿到便宜的船票,我們三人下定決心就去沖繩。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心情彷彿是要到戰禍不絕的越南。但是實際來到的沖繩,發現這是個如同天堂般的夢之島,碧藍海洋,清澈藍天,微風徐徐、綠葉搖擺,瀰漫著濃厚的人情味,樣樣都是我人生的初體驗。我們完全著迷於沖繩。當時幫我們訂機位安排住宿的是一位N先生,就是現在的我的先生。當時我們的緣分仍宛如相隔著大海,八字都沒一撇,他只不過是一個幫忙照顧我們的人之一。但是,從沖繩回來後,我完全罹患了沖繩病。在新聞雜誌上若有沖繩的字眼絕不放過,當有有關沖繩的風物產品展覽我一定會去,希望能有機會再去沖繩。兩年後,神似乎感受到我的心願,父親決定要到沖繩去工作。當時我深深感受到和沖繩的緣份,由於我當時才23歲,父親反對我一同前往,但是我還是硬跟去了。當時在沖繩認識的只有N先生,由於他的親切,我一有什麼事情都去找他,依靠他。之後的進展就不說也可以理解了吧。我先生時常對我說,你不是嫁給我,而是嫁給沖繩是吧。當時我很喜歡一首充滿沖繩情趣的歌謠:〈右納花〉(ゆうなの花),請在節目中播放給我聽好嗎?」


〈右納花〉(ゆうなの花)為沖繩民謠,發音為"Yuna no Hana"又稱尤娜或優娜花,華語稱為黃槿花。

蹤影之四:從法國香頌化身古典吉他樂曲

羅慕鐸作曲演唱的〈給陌生人的歌〉(Chanson pour l'étrangère)到了日本化身為〈幸福的蹤影〉(幸せの行方),並且演繹出許多版本。

請欣賞齋藤譽海(Yasumi Saitoh)分別以古典吉他與十絃吉他演奏〈幸福的蹤影〉(幸せの行方)的兩部影音。推測應是由齋藤譽海編曲將這首浪漫香頌化為古典吉他的曲目。

山口軍一和盧安那夏威夷人樂團(Gunichi Yamaguchi And Luana Hawaiians with Orchestra)也曾以夏威夷吉他詮釋這首〈幸福的蹤影〉。

〈幸福的蹤影〉豎琴演奏版與鋼琴演奏版。

芬蘭歌手Anki1968年〈Idylli〉專輯中翻唱收錄了〈給陌生人的歌〉(Chanson pour l'étrangère)

蹤影之五:拉吉歐流曳出〈幸福的蹤影(2)

詹醫師還提到:「此外,還有第二首的樂曲,我也有錄下,但是現在找不到,可是有以前我彈奏的錄音,就po在下面送給您。這個樂譜就是我給盧澄惠,而他給侯先生的樂譜。我把它當作吉他教材。這首曲名我不知道,但是我把它取名為〈幸福的蹤影(2)〉。這首曲子跟幸福的蹤影一樣曾在那個節目中被使用,也是用吉他演奏的,非常悅耳,只是到後半的旋律本身就不太清晰,所以後半的旋律有一部分是我自己亂創作出來的。」

這部〈幸福的蹤影(2)〉影音的畫面是詹醫師最近到東京時拍攝的盛開櫻花景色,請欣賞詹醫師編曲演奏的〈幸福的蹤影(2)〉。

盧澄惠與李惠津-如流星般消逝的幸福蹤影

聆聽著〈幸福的蹤影〉樂曲,腦海中浮現盧澄惠如流星般閃爍消逝的人生,還有他與妻子李惠津間短暫恩愛幸福的蹤影,不勝唏噓。
盧澄惠生就弱視,從小在基督教盲童育幼院長大,小時候在玩遊戲時,不小心被竹竿插到眼睛(一說是飛鏢射瞎眼睛),變成盲人的盧澄惠,吉他彈奏得極好,只要聽過的曲子,他就學著彈唱;聽收音機和唱機時,學著彈唱,是他最大的樂趣。盧澄惠的古典吉他彈得非常好,尤其擅長顫音彈法,將古典吉他與民謠吉他融為一體。他不但吉它彈得好,聲音更是富有磁性,在新莊盲人重建院的盲友施清文號召下,集合盲友的作品灌製唱片,這是一張完全由盲人作詞作曲,由盧澄惠主唱的《陽光之歌》唱片終於問世了。由於當時是民歌盛行的時代,很多民歌手都會到西餐廳做隨興表演,《陽光之歌》唱片的問世,使盧澄惠小有名氣,有機會到幾家西餐廳輪流走唱,稻草人西餐廳就是其中之一,後來他經侯文俊先生介紹來到台菜餐廳「台灣小調」駐唱。
天生雙目失明又得了小腦退化症的李惠津,自三歲起,在台大當教授的父親就教她彈琴。1980年盧澄惠進錄音室灌唱時與李惠津小姐不期而遇,一個唱,一個彈,從此成了好友。女的活潑,男的木訥,一起在教會生活卻從不提愛情,因為視障,也因為男生比女生小七歲,更因為李父的反對。直到有一天,醫生宣佈惠津必須洗腎,於是澄惠默默地承擔起照顧她的責任,一週三次送她搭公車去洗腎,自己再去按摩工作,二位視障朋友就這麼在街頭為生命努力。
在毫無預警下,澄惠向惠津求婚了。在眾人的祝福中,二人活在甜蜜的愛情裡,甚至開始製作自己的愛情專輯。

為了增加家裡的收入,澄惠利用重覆錄音的技巧,用吉他自彈自唱錄製了一捲音樂卡帶,利用不需要陪伴惠津上醫院的時候,獨自揹著卡帶摸索到台北各個角落,當一名街頭藝人,一方面自彈自唱,一方面將音樂卡帶放在旁邊販賣。無論是天橋、地下道,澄惠認真唱著,希望能得到多一點的收入,來幫忙支付李小姐龐大的醫藥費。
有一天,澄惠依例外出走唱,他將音樂帶擺好,拿起吉它準備施展歌喉,以便引起路人的注意前來購買卡帶。沒想到澄惠一出聲音,喉嚨感到一陣劇痛,舌頭頓時也麻木起來,竟然沒辦法唱歌了,這種情形不禁使澄惠感到有些驚恐,不知道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麼病變,便趕緊收攤回家,打算隔天再到醫院查個究竟。惡耗不幸傳來,盧澄惠由於長期的疲勞,加上營養失調,醫生診斷不幸罹患舌癌,而且已經到了末期。這時他的愛情專輯才錄到第三首,半年之後,澄惠便與世長辭,徒留惠津孤伶伶的一個人,她的病情更加惡化了,不久也相繼過世。

這張照片是1991218日詹醫師最後一次跟盧澄惠見面時的合影,也就在這個時候,澄惠告訴詹醫師他的口內炎一直不會好。詹醫師說:「有一次我回台灣時,他跟我說他有口內炎一直都不會好。我一看舌下長了一個約兩公分的腫瘤,覺得不妙,馬上帶他到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的耳鼻喉科去就診,診斷為舌癌。後來我回沖繩了.一直以為他有在大醫院接受治療。這種疾病在初期,切除局部並接受放射線療法,應該治療成績是很好的。沒想到透過朋友得悉他在吃中藥,並覺得有一點起色。但不久後就傳來他的腫瘤已經長到拳頭大了。」
人生總在追尋幸福的蹤影,盧澄惠因錯過治療良機而英年早逝,確實令人遺憾,但是至少盧澄惠與李惠津一起經歷了年的幸福時光。走筆至此,原本是想以盧澄惠這首曾經在校園傳唱的勵志歌謠〈陽光(生命)之歌〉作為結尾,可惜,我曾經擁有這首歌譜,不過卻在搬家過程中整箱歌本竟遺失了。更有甚者,我完全忘了這首歌是怎麼唱的,只記得這首歌為G調。因此只能以盧澄惠演唱的〈午夜香吻〉緬懷這位生命鬥士與其愛妻幸福的蹤影。

謹以此文再圓三個老男人緬懷盧澄惠的心願。

參考連結:

侯文俊《老照片說故事》澄惠之歌世界新聞網

中華佛家氣功協會創辦人施清文 多少慈悲多少淚輯一 - WEB My8d

宇宙光出版的真實故事小冊編號CZ082琴韻情深----李惠津與盧澄惠的故事(一)不可不看的真實感人故事

尋找被遺忘的聲音用音樂燃亮生命的盲歌手盧澄惠

記憶如歌-6-〈白牡丹〉:盲歌手盧澄惠之一人吉他大樂隊

〈行船人的愛〉臺語流行歌曲的舵手-黃敏的音樂人生

〈午夜香吻〉The Midnight Kisses

綠島小夜曲

感謝侯文俊先生賜予幸福的蹤影一文的靈感

感謝詹達能醫師慨允轉貼〈幸福的蹤影〉的影音並提供相關資料及指正日文翻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jangosun 的頭像
    djangosun

    從台灣聽世界

    django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