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Forrest Gump)電影中的插曲與隱喻之42:遺珠補遺─〈在老橡樹上繫條黃絲帶〉(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e Oak Tree)
湯尼奧蘭多與黎明樂團(Tony Orlando & Dawn)演唱的〈在老橡樹上繫條黃絲帶〉(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e Oak Tree)出現在電影《阿甘正傳》的1小時24分50秒至 1小時25分50秒,這首歌是在電視轉播尼克森總統辭職,上級轉發退伍令給阿甘的場景中播放的。導演兼音樂製作人勞勃辛密克斯(Robert Zemeckis)在此場景選用此歌做為配樂,主因為黃絲帶是許多越戰退伍軍人回鄉時難忘的溫馨記憶,其次是反諷一手將美國子弟送上越南戰場的尼克森因水門醜聞難堪辭職的落寞。也許是因版權之故,此歌後來並未收錄在《阿甘正傳電影原聲帶專輯》。
(歌曲)
(尼)因此...
我將辭去總統職位
從明天中午起生效
福特副總統
將宣誓就任總統
明天此時在這間辦公室
(長官)福雷斯甘
是 長官
根據條例
我收到你的退伍令
結束服役了 孩子
(甘)是不是說我不能再打乒乓球了?
(長官)對軍隊來說 是的
就這樣
(旁白)我在聯邦軍隊的生活結束了
所以我回家
在老橡樹上繫條黃絲帶
1973年湯尼奧蘭多與黎明樂團(Tony Orlando & Dawn)演唱的〈在老橡樹上繫條黃絲帶〉(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e Oak Tree),由艾文列文(Irwin Levine)與羅素布朗(Russell Brown)共同創作,曾獲美國告示牌4週冠軍。後來並在美國蔚成風俗─在家門前的樹上繫上黃絲帶,以歡迎久別歸來的親人。
I'm comin' home, I've done my time
我的刑期已滿,正要趕回家
Now I've got to know what is and isn't mine
我必須知道那些東西是否還屬於我
If you received my letter telling you I'd soon be free
如果你已收到我的信,告知我將被釋放的消息
Then you'll know just what to do
你該知道做什麼吧?
If you still want me, if you still want me
如果你還願意接受我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e oak tree
在老橡樹上繫條黃色絲帶
It's been three long years, do you still want me?
都已經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還願意接受我嗎
If I don't see a ribbon round the ole oak tree
如果你沒有繫一條黃色絲帶在老橡樹上
I'll stay on the bus, forget about us, put the blame on me
我就會留在巴士上,忘了我,這一切都怪我自己
If I don't se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e oak tree
如果我沒有看見老橡樹上繫著一條黃色絲帶
Bus driver, please look for me
巴士司機,請幫我看一眼
Cause I couldn't bear to see what I might see
因為我沒有勇氣看到我將要看到的景像
I'm really still in prison and my love, she holds the key
我好像還住在牢裡,而鑰匙在我的愛人手上
Simple yellow ribbon's what I need to set me free
我只需一條簡單的黃色絲帶來釋放
I've wrote and told her please
我寫了信告訴她
Now the whole damn bus is cheering
現在,整車的乘客都在歡呼
And I can't believe I see
我無法相信我所看到的
A hundred yellow ribbons round the old oak tree
老橡樹上繫滿了上百條的黃絲帶
很多人以為這是一則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故事,其實不然。「這並不是一個囚犯告訴他的愛人把緞帶綁在樹上的故事。我知道的原因是,這是有一天早晨我和寫詞天才艾文列文(Irwin Levine)花了15分鐘一起寫的歌。故事的起源來自於聯盟戰俘的古老民間傳說:他給女孩寄了一封信,表示他將從喬治亞州的一個邦聯戰俘營回家......任何關於罪犯的事都只是幻想。」作曲者羅素布朗(Russell Brown)如此表示。
黃絲帶代表思念,這種想法的起源可能要推溯到19世紀,有些婦女會在頭髮上戴著一條黃絲帶,表達她們對在美國騎兵隊服役的丈夫或心上人的忠誠。有首歌〈她的脖子上圍著一條黃絲帶〉(Round her neck she wears a yeller ribbon),後來啟發了約翰韋恩1949年主演的《黃巾騎兵隊》 (She Wore a Yellow Ribbon)這部電影。
1971年10月,專欄作家皮特哈米爾(Pete Hamill)為紐約郵報寫了一篇名為《回家》(Going Home)的文章,聲稱他是在格林威治村裡一個名為獅子頭(Lion's Head)的酒吧裡,從一位老人口述所聽到類似的故事:
六個大學生從紐約搭公車前往勞德岱堡的海灘,在途中遇見一位名叫明果(Vingo)的男子,他告訴他們自己剛服刑完四年出獄。剛入獄時,他就要求妻子展開自己新的人生,不要等他。最後的三年半裡,他再也沒有妻子的音訊。出獄前,在寫給妻子的最一封信裡,這樣寫著:「我們住的布倫維克鎮,只要進城的話,會在傑克森村前面看到一棵橡樹,那棵樹很有名也很高大。」明果告訴妻子,如果她希望他回家,只要在橡樹上掛一條黃色手帕,他就會下車回到家裡。如果妻子不要他,手帕就免了,他會識趣的坐著公車走開。公車上的乘客都幫忙留意那棵樹,公車抵達時,樹上掛了許許多多的黃手帕。這就是故事的圓滿結局。
九個月後,讀者文摘轉載了《回家》,ABC電視公司也根據這個故事製播了一部片。
根據羅素布朗的說法,他在讀者文摘中讀到了哈米爾寫的故事,並向合作夥伴艾文列文建議根據故事來寫一首歌,列文和布朗隨後在版權上註冊了他們稱之為〈在老橡樹上繫條黃絲帶〉的歌曲。當時,他們表示是在軍隊服役時就聽過類似的故事,但作家皮特哈米爾不相信並提起侵權訴訟。在為列文和布朗工作的民俗學家提出在《回家》之前收集到的故事版本之後,哈米爾才撤銷了告訴。
這首歌先是給了披頭四合唱團的鼓手林哥史達(Ringo Starr),當時披頭四自己成立了蘋果唱片。但公司的主管艾爾史特克勒(Al Steckler)聽完後,形容這首歌「荒謬可笑」,甚至告訴列文和布朗說他們應該為這首歌感到羞恥。於是列文和布朗將這首歌拿給湯尼奧蘭多,之前他們合作過〈敲三下〉(Knock three times)這首冠軍曲,湯尼奧蘭多和他的樂團 The Dawn 黎明合唱團完成錄音後,就是世人如今聽到的版本。
這首歌在1973年上市後,在世界各國都十分受到喜愛,共有八個國家登上排行榜第一名,其中英、美兩地都是四週冠軍,而且都是年度銷售量最高的單曲唱片。在美國,它曾在三週內就賣出300萬張單曲唱片,在英國則總共售出100萬張;在澳洲是七週冠軍,紐西蘭則是十週的冠軍曲。隔年,這首歌獲得第一屆全美音樂獎的最受歡迎流行搖滾單曲,並獲得葛萊美獎提名為年度最佳單曲、最佳流行樂團。
1975年,打了20年的越戰結束,許多美國家庭的門前樹上掛滿了黃絲帶,迎接從戰場返鄉的孩子。因為這首歌,黃絲帶成了美國人期待親人歸來的象徵,進而成為一種習俗。
據BMI的統計,這首歌在問世後的十七年內,被廣播電台播放超過300萬次。2008年,告示牌雜誌創刊50週年紀念特刊中,統計了音樂史上最受歡迎的百大單曲,這首歌名列第37名。波灣戰爭時,數以百萬計美國人在自己家鄉橡樹上綁上黃絲帶歡迎被釋放的美國人質而又在一次被世人傳頌。
歌曲解說引自 安德森之夢--西洋歌曲英漢對照 感謝何大版主應允轉貼
湯尼奧蘭多與黎明樂團
70年代的早期與黎明合唱團兩位美麗合聲組合的合作,而大受歡迎的湯尼奧蘭多(Tony Orlando),是位具有波多黎各和希臘血統的歌手,在16歲時就有機會參加當時知名製作人唐基什內爾(Don Kirshner)的試音。1961年17歲就發行第一支單曲〈往天堂的半路〉(Halfway to Paradise)但銷售平平,讓原本一心嚮往演藝生涯的湯尼備受打擊。但也許危機就是轉機,以〈獅子今晚睡著了〉(The Lion Sleeps Tonight)走紅的紡織工樂團(Tokens)團員漢克梅德雷斯(Hank Medress)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請湯尼擔任當時只有兩位合音泰爾瑪霍普金斯(Telma Hopkins)和喬伊絲文森(Joyce Vincent)組成的黎明合唱團的幕後主唱並演唱〈念珠菌〉(Candida)、〈敲三下〉(Knock Three Times)等歌曲,沒想到大受歡迎,只是成績一直無法更進一步,直到演唱〈在老橡樹上繫條黃絲帶〉才真正的大受歡迎,不僅在1973年登上美國金榜4週冠軍,更被提名當時的葛萊美獎,湯尼奧蘭多與黎明合唱團這個組合也正式出道。
湯尼奧蘭多演唱的〈敲三下〉(Knock Three Times)被布袋戲大師黃俊雄改編成台語歌〈𠲍三下〉,由黃大師親自填詞演唱,做為《六和三俠傳》中怪俠鐵煙斗的主題曲,由麗歌唱片出版。玩世不恭又莫測高深的鐵煙斗,為人機智、口才伶俐,手持鐵煙斗敲三下是他的成名絕招,黑道高手栽在其手下不計其數。國語版則有謝雷在海山唱片出版的〈敲三下〉。
幸福的黃手絹
1977年(昭和52年)名島徹執導,高倉健與倍賞千恵子主演的電影《幸福的黃手絹》(幸福の黄色いハンカチ),改編自河出書房新社出版的《紐約速寫本》一書當中收錄的皮特哈米爾(Pete Hamill)公路小說《回家》(Going Home),譯者高見浩。
黄絲帶不僅成了美國歡迎被囚禁的人重獲自由的標誌。衍生到後來,有些團體也會用黑絲帶來代表哀悼,粉紅絲帶代表關懷乳癌患者。如今,繫上絲帶已是一種國際化的儀式象徵。
參考聯結: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e Oak Tree - Wikipedia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e oak tree 繫條黃絲帶在老橡樹上
台灣大學合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