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電影中的插曲與隱喻之46:遺珠補遺─〈平安夜〉(Silent Night)

創作於1818年,有史以來最著名的聖誕頌歌〈平安夜〉(Silent Night)出現在電影《阿甘正傳》的1小時1702秒至18秒,阿甘在丹中尉家裡陪他過聖誕夜,電視裡唱著這首聖誕歌曲,傳來賀節勞軍的畫面,歌曲唱畢,應該是平克勞斯貝(Bing Crosby)對著軍士們說:「你們過了美好的一年,快回家吧,上帝保佑你。」歡呼聲響起。導演兼音樂製作人勞勃辛密克斯(Robert Zemeckis)在這短短的16秒畫面選擇用〈平安夜〉為配樂,對比斷腿丹中尉不平靜的內心。當然,這首歌並未收錄在《阿甘正傳電影原聲帶專輯》。

(電視傳來〈平安夜〉歌聲)
(
)我和丹中尉在一起
慶祝假期
(
電視)你們過了美好的一年 快回家吧
上帝保佑你

平安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好幾個月的 191412月,來到法國北部的戰爭前線,英國與法國盟軍已經和佔領此地的德軍僵持不下好一陣子。這天,當雙方各自在相距不到 100公尺的壕溝裡休息時,德國陣營傳出由口琴伴奏的德語版〈平安夜〉(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歌聲。
在歌曲的第一段落結束時,戰場上出現了短暫的沉寂,接著來自英國陣營的士兵開始用風笛吹奏歌曲的第二段落,接著唱出英文的"Silent Night, Holy Night",法國士兵也以法文"Douce Nuit, Sainte Nuit"加入合唱;在那個當下,雖然這些士兵說著不一樣的語言、來自不同國家,但一種追求和平的氛圍卻在戰場上油然而生。這是 2005年的法國電影《近距交戰》(Joyeux Noel)的其中一個片段,整部電影則是改編自1914年在西線戰場的聖誕夜,英軍、法軍與德軍之間出現的非官方休戰行為。
雖然當時的士兵有沒有高唱〈平安夜〉還有待商榷,但這首歌確實是聖誕節最具代表性的經典曲目之一。這兩百年來,〈平安夜〉不僅傳遍大街小巷,也被翻譯成超過 300種語言、由無數歌手翻唱再翻唱,並在2011年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中。
所以,這首歌到底是從哪來的呢?

Silent night Holy night平安夜,聖善夜
All is calm all is bright
萬暗中,光華射
'Round yon virgin Mother and Child
照著聖母也照著聖嬰

Holy infant so tender and mild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
Sleep in heavenly peace
靜享天賜安眠
Sleep in heavenly peace
靜享天賜安眠

Silent night, holy night
平安夜,聖善夜
Shepherds quake at the sight
牧羊人,在曠野
Glories stream from heaven afar
忽然看見了天上光華
Heav'nly hosts sing Alleluia
聽見天軍唱哈利路亞
Christ the Savior is born
救主今夜降生
Christ the Savior is born
救主今夜降生

Silent night, holy night
平安夜,聖善夜
Son of God, love's pure light
神子愛,光皎潔
Radiant beams from Thy holy face
救贖宏恩的黎明來到
With the dawn of redeeming grace
聖容發出來榮光普照
Jesus, Lord, at Thy birth
耶穌我主降生
Jesus, Lord, at Thy birth
耶穌我主降生

1818年,在城鎮歐本多夫(Oberndorf)擔任神父的喬瑟夫莫爾(Joseph Mohr)拿著他在兩年前寫好的詩詞找上他的朋友擅長管風琴的小學校長克路伯爾(Franz Xaver Gruberr),希望克路伯爾能幫忙作一首在聖誕彌撒使用的曲子,於是這首由兩個人合唱、吉他伴奏的〈平安夜〉就誕生了。
如果仔細看這首曲子的歌詞,就會發現裡頭充滿了「平和」、「安詳」等意象,目前並不知道莫爾為什麼會寫下這樣的歌詞,但是「平安夜協會」主席諾萊特(Michael Neureiter)推測,這可能跟莫爾對和平、日常生活的渴望息息相關。
畢竟在 1818年,城鎮歐本多夫才從剛剛結束的拿破崙戰爭(Napoleonic Wars, 1803-1815)中穩定下來,貿易上仍因為新劃定的政治邊界飽受阻礙。此外,整個歐洲還在 1816年經歷了對農業收成造成嚴重影響的無夏之年(Year Without A Summer)—因為印尼坦博拉火山(Gunung Tambora) 1815年爆發,導致北半球氣候有好幾個月出現異常低溫,進而對歐洲、亞洲、北美洲的收成造成嚴重影響。
1818
1224日,這首頌歌第一次在奧地利歐本多夫的聖尼古拉教堂演出。至於克路伯爾在作曲時為什麼會選擇使用吉他奏樂,而不是教會一般使用的管風琴則有不同說法。有一說相信是教堂裡的管風琴被老鼠咬壞,克路伯爾才會創作出能用吉他伴奏的曲目。不過也有人認為這種說法只是迷思,認為克路伯爾一開始就想創作由吉他伴奏的曲目,因為如此一來,不管是誰,都能在家裡輕鬆彈出〈平安夜〉了。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這首歌能這麼普及的原因之一。
在不久後,來自隔壁城鎮的管風琴製琴師兼修琴工人莫爾雀(Carl Mauracher)扮演關鍵角色,因為他很喜歡這首曲子就把這首歌帶回提洛爾邦(Tyrol)齊勒塔爾(Zillertal)的家中,之後獲得雷納歌手(Rainer Singers)與斯特拉瑟手足(Strasser Siblings)兩個巡迴合唱團採用,列入到歐洲各地巡迴的曲目。隨後〈平安夜〉就透過巡迴合唱團的腳步來到各歐陸國、英國、美國,又因為許多民眾也會學這首歌的旋律,而加速了曲子在民間的流傳速度。

The Rainer and Strasser singing families from the Zillertal valley

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雖然知道克路伯爾是〈平安夜〉的作曲者,卻一直不知道喬瑟夫莫爾在這首歌所扮演的角色,有些人甚至猜測這首曲子和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海頓(Franz Joseph Haydn)有關。一直到 1995年,人們找到莫爾關於〈平安夜〉的手稿後,才正式把莫爾、克路伯爾視為〈平安夜〉的創作者。
歐本多夫20世紀初遭洪水肆虐,沒多久後,誕生〈平安夜〉的聖尼古拉教堂、還有那裡討人厭的老鼠,全都被剷除一空。教堂原址現在蓋了1座小教堂,它的彩繪玻璃畫著莫爾與葛魯柏的畫像,每年的1224日,都有數千人聚集在教堂外參加耶誕聚會,而合唱〈平安夜〉,當然是其中少不了的節目。

 

參考聯結:

一唱就是200年聖誕名曲《平安夜》如何傳遍全世界? | DQ ...

平安夜(歌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jangosun 的頭像
djangosun

從台灣聽世界

django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